俄罗斯从1993年3月到1996年9月经历了真实收入的陡然下降。当客观贫困(即收入低于政府贫困线)的人口比例增加时,主观贫困(即主观感觉自己贫困)的人口比例下降。可见对主观贫困线的感知比真实收入下降得更快。 在俄罗斯经济转型期间,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陡然下降。那么,收入的迅速下降是如何影响俄罗斯人对生存所需的最低收入水平的感知的? 基于自1993年3月至1996年9月期间反复的个人调查搜集的数据,Milanovic和Jovanovic发现,俄罗斯成年人对最低收入的主观估计每个月大约下降1.7%。 主观贫困线的急剧下降意味着有相应的一部分人不再觉得自己处在贫困之中。然而,自始至终,至少有60%的人认为自己处于贫困之中。 换而言之,随着对最低收入标准的感知的降低,主观贫困的人口比例趋于下降。在这种不太正常的情况下,主观贫困的人口比例的下降差不多与人们真实收入的下降同步。只有发生了大于通常水平的收入下降时,才能够激发公众,亦即,才能够让公众中主观贫困的人口的比例保持不变。 自我评价下的贫困比例总是低于根据社会主观贫困线得出的贫困比例。这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自认为收入是足够的,尽管在公众感知看来,他们是贫穷的。...
更多显示
详细
-
1999/03/31
-
政策研究报告
-
WPS2077
-
1
-
1
-
2010/07/01
-
Change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poverty line during times of depression : Russia 1993-96
-
subjective poverty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