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Navigation

对传染病的经济型控制 (英语)

如果得了传染病的人能传染他人,而后者又能传染其他人,如此反复不已(纯传染外部效应),那么政府影响私人行为的补贴就应该对预防性和治疗性活动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尤其是人们病愈之后会再受感染。否则,就应该考虑采取其它补贴和税收战略。 尽管象Peter Francis、Michael Kremer和Tomas Philipson这样的经济学家在 传染病方面写过有益的文章,但有关文献却没有列出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所涉及的外部效应的一般结构。Gersovitz和Hammer找到了两种外部效应。首先,得了传染病的人会传染他人,而后者又会传染其他人,如此反复不已,即作者称为纯传染的外部效应。在控制自身感染时,人们并不考虑其感染的社会后果。第二,在纯预防外部效应中,一个人的预防行为(如消灭蚊子)可以直接影响他人被感染的可能性,无论该预防行为对采取行动的个人是否有效。 Gersovitz和Hammer提出了一个一般性框架,用来讨论这些外部效应和政府抵销这些外部效应的干预作用。他们把讨论的重点从HIV(一种干预方法很少的致命感染)和预防接种(涉及近乎分散的决策)转到更一般的、适用于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概念;对这些疾病来说,干预显示出一个受边际回报递减影响的强度连续统一体。...
更多显示

详细

下载

完整報告

正式文件版本(可能有签字)


This document is being processed or is not available.